汪江嫣

发布者:周群发布时间:2025-11-27浏览次数:10

汪江嫣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候选人2017年进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及对外传播。主要负责讲授本科生《中国茶文化》、研究生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等课程。

 

联系方式:

Email:8096@suibe.edu.cn

 

教育背景

2009年—201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本科 【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交换至日本樱美林大学国际学部】

2014—2015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

2021—至今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当代哲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主要学术成果:

期刊论文

1. 汪江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及其现实指向[J].新思路路,2024,(12):26-29.

2.《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Worl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HS Web of Conferences,2023。

3.《A glimpse of I Ching through the Classic on Tea - Chapter Four Vessels》,2023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Atlantis Press,2023。

 

(二) 科研项目

 

1.“上海市委组织部调研课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课题组,调研并参与撰写调研报告《高校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融合型党建机制研究》。2023.06-2024.12(已结项)。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2023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建设项目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2023.09-2024.12 (已结项)。

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年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阈下“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课程建设》。2023.09-2024.12 (已结项)。

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年党建思政课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地的建设探索。2024.09-2025.01 (已结项)。

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项目 《“丝路茶语”中华经贸文化融创工作室》。2025.07-。

 

 学术会议

 

1.2022年4月28日 参加由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九届全球社会

科学研究生线上会议——与新常态共存:多样性、融合性和超越性(the 9thGlobal Social Sciences Graduate Student e-Conference- Living with New Normal: Diversity, Integration and Transcendence)”,所提交的摘要入选论文集并在会议上作全英文发表。论文题目:《Lifestyle Improvement with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Current Challenging Circumstances of COVID-19 Worldwide》《后疫情时代人类生活方式何以优

化》;

2.2024年10月25日 2023年5月19日 参加由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球社会科学研究生混合会议——反思未来:自省、回想和展望。(the 10th Global Social Sciences Graduate Student Hybrid Conference—Rethinking Futures: Introspection, Retrospection and Prospection.)”,所提交的摘要入选论文集。论文题目:《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Reconstructing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with Collective Memory Theory --and its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Existentialism》《以集体记忆理论对传统茶文化的重构路径探讨——以及其对当下存在主义的哲学意义》

3.2024年10月25日 参加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强国视域下的语言教师发展:标准与评价”专题研讨会,提交摘要入选论文集并作分会场主旨汇报。论文题目:《深化国际中文教育与文化自信:上海实践与语言教师发展新路径》。

 

(四)其他荣誉

 

中日英三语茶文化传播者,徽州茶道非遗传承人,浦东工商联茶文化商会顾问,东方茶文化传播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带一路”茶文化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