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7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2025年斯洛文尼亚海外实习团队在上海浦东机场集合,在副院长吴怀成、专业教师郑甜甜的带领下,开启了前往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普利莫斯卡大学的海外实习之旅。历经约16小时的航程后,团队成员于当地时间上午8点30分抵达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布尔尼克机场。长途旅程和中转奔忙虽然辛劳,但同学们期待实践教学的热情高涨,以昂扬的精神面貌拥抱了地中海岸的城市,也是此次教学实习的目的地——斯洛文尼亚科佩尔。
此次海外教学实习,不仅仅是对汉语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和提升锤炼,更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契机。10名学生将被分为两组,分别走进科佩尔孔子课堂汉语文化夏令营的初级和中级汉语课堂,在当地两名本土汉语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汉语教学实践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从“你好”开始——初级汉语课堂点燃学习热情
6月30日,在首次初级汉语班的课堂上,斯洛文尼亚当地汉语教师Katja(卡迪娅)负责课堂组织设计和知识串讲,海外实习团队的汉语小老师们则负责进行分组练习和知识巩固。Katja以汉字演变视频作为引入,通过“日、月、山”等象形字的动态展示,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实习团队的汉语小老师们以汉字卡片、角色扮演等练习形式,让孩子们将知识现学现用。此次科佩尔孔子课堂海外实习,SUIBErs探索出了“一师串讲+多师陪练”的教学新模式,极大提高了海外儿童汉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从文化认知到实践创新——中级汉语课堂共同探索汉字奥秘
在夏令营第一天的中级汉语班的课堂上,当地汉语教师Anja(安妮雅)以轻松的对话方式检查了学生们的语言掌握情况。当发现学员们的汉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学生已掌握基本声调及简单汉字,但多数学生仍主要依赖拼音学习后,为增进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Anja老师灵活调整了教学计划,带领实习团队的汉语小老师们以“汉语姓名”为切入点,展开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汉字启蒙课,进而复习巩固旧知识。后半段,师生共同学唱中文歌曲《热爱105°C的你》,学生积极性高涨。文化问答环节涉及佛教、老子思想等内容,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进一步参考。
“乘风而上”——传统风筝制作放飞活动
下午,学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风筝历史视频,了解了这一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与发展历程。随后,师生们来到海边进行风筝放飞实践。尽管部分风筝因材料限制未能顺利升空,但学员们热情不减,在实习团队汉语小老师们的指导下反复调试、协作尝试,充分展现了积极探索的求知精神。此次活动寓教于乐,将文化传承与实践体验完美结合,获得了学员们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