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纲举目张,突出重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确立了“融入体系、知行合一、立足身边、走出校园”的总体思路。
一是融入现有的理论教育体系。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思政理论课教师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分解到不同的授课章节当中,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充分地认识;依托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赵勇工作室、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黄静工作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开展专题沙龙和研讨。依托形势政策课对全校四个年级学生开设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构建诚信社会”、“新中国65年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等专题课程。
二是搭建系列讲座平台。举办博文讲堂,邀请了社会名家作“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举办思源讲坛,邀请老教授为学生讲人生态度、讲理想人格;举办思辨论坛,邀请了杰出校友与学生分享了成才之路和人生感悟;举办思行讲坛,邀请了优秀青年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奋斗路程和体会感受。
三是开展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活动。开展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上经贸大青年”主题团日活动,包含“思、行、觅、品、影”5个专题,“思·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思想学习活动;“行·价值观”——“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觅·价值观”——“寻找‘最美代言人’”推荐评选活动;“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产品创作活动;“影·价值观”——“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创作活动;“学生身边的核心价值观”摄影作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访谈等等。组织学生举行了“烈士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首个宪法日”主题活动。协同区县、高校,主办了“秀·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展,通过大学城师生与松江居民创作的剪纸、书法、篆刻、绘画专题作品,让师生在视觉审美的盛宴中认识并具象化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注重知行合一,主题实践有内涵。我们注重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点点滴滴感恩情,真真切切赤子心”的寒假感悟实践活动,“建安全家园,创和谐社会”主题活动,“体验温暖微公益,传递爱的正能量”主题活动,“从我做起,传递诚信正能量”、“厉行节约之‘能源去哪儿了?’”、 “关机一小时”等主题活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