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纲举目张,突出重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确立了“融入体系、知行合一、立足身边、走出校园”的总体思路。
一是融入现有的理论教育体系。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思政理论课教师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分解到不同的授课章节当中,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充分地认识;依托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赵勇工作室、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黄静工作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开展专题沙龙和研讨。依托形势政策课对全校四个年级学生开设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构建诚信社会”、“新中国65年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等专题课程。
二是搭建系列讲座平台。举办博文讲堂,邀请了社会名家作“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举办思源讲坛,邀请老教授为学生讲人生态度、讲理想人格;举办思辨论坛,邀请了杰出校友与学生分享了成才之路和人生感悟;举办思行讲坛,邀请了优秀青年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奋斗路程和体会感受。
三是开展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活动。开展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上经贸大青年”主题团日活动,包含“思、行、觅、品、影”5个专题,“思·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思想学习活动;“行·价值观”——“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觅·价值观”——“寻找‘最美代言人’”推荐评选活动;“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产品创作活动;“影·价值观”——“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创作活动;“学生身边的核心价值观”摄影作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访谈等等。组织学生举行了“烈士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首个宪法日”主题活动。协同区县、高校,主办了“秀·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展,通过大学城师生与松江居民创作的剪纸、书法、篆刻、绘画专题作品,让师生在视觉审美的盛宴中认识并具象化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注重知行合一,主题实践有内涵。我们注重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点点滴滴感恩情,真真切切赤子心”的寒假感悟实践活动,“建安全家园,创和谐社会”主题活动,“体验温暖微公益,传递爱的正能量”主题活动,“从我做起,传递诚信正能量”、“厉行节约之‘能源去哪儿了?’”、 “关机一小时”等主题活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
![]() | ![]() |
学校坚持纲举目张,突出重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确立了“融入体系、知行合一、立足身边、走出校园”的总体思路。
一是融入现有的理论教育体系。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思政理论课教师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分解到不同的授课章节当中,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充分地认识;依托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赵勇工作室、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黄静工作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开展专题沙龙和研讨。依托形势政策课对全校四个年级学生开设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构建诚信社会”、“新中国65年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等专题课程。
二是搭建系列讲座平台。举办博文讲堂,邀请了社会名家作“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举办思源讲坛,邀请老教授为学生讲人生态度、讲理想人格;举办思辨论坛,邀请了杰出校友与学生分享了成才之路和人生感悟;举办思行讲坛,邀请了优秀青年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奋斗路程和体会感受。
三是开展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活动。开展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上经贸大青年”主题团日活动,包含“思、行、觅、品、影”5个专题,“思·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思想学习活动;“行·价值观”——“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觅·价值观”——“寻找‘最美代言人’”推荐评选活动;“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产品创作活动;“影·价值观”——“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创作活动;“学生身边的核心价值观”摄影作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访谈等等。组织学生举行了“烈士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首个宪法日”主题活动。协同区县、高校,主办了“秀·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展,通过大学城师生与松江居民创作的剪纸、书法、篆刻、绘画专题作品,让师生在视觉审美的盛宴中认识并具象化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注重知行合一,主题实践有内涵。我们注重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点点滴滴感恩情,真真切切赤子心”的寒假感悟实践活动,“建安全家园,创和谐社会”主题活动,“体验温暖微公益,传递爱的正能量”主题活动,“从我做起,传递诚信正能量”、“厉行节约之‘能源去哪儿了?’”、 “关机一小时”等主题活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
![]() | ![]()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内涵建设,2014年以来,学校积极搭建以出精品为导向的品牌孵化平台,系统梳理学校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趋势,通过校园文化创新发展项目建设,培育富有学校学科特色和办学传统的的校园文化精品,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2015年,学校继续立项开展校园文化创新发展项目建设,建设周期为18个月。从目前先期完成的三个项目来看,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法律文化节》被评为2015年上海市高校法治教育特色精品项目;《党员政治生日》得到媒体的积极反响,上海教育电视台进行了长篇幅的报道。
校园文化创新发展项目结项报告会 | “一带一路”主题游园会 |
党员政治生日 | 镜头里的贸大“微记忆” |
.
孔子学院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在东欧建有3所商务孔子学院的唯一高校。2010年,我校和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共建建斯洛文尼亚第一所孔子学院。2012年,在中国和克罗地亚建交20周年的日子,我校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克罗地亚议长什普雷姆共同为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揭牌,这成为中克文化合作交流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14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了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2周年庆典,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等也与中克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2015年,我校和斯洛伐克共和国考门斯基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成员、我校孙海鸣教授率领的中方合作院校代表团成员、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潘伟芳、考门斯基大学师生以及中斯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共200余人出席揭牌仪式。我校东欧孔子学院在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人文交流方面的实践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受到国家汉办的充分认可,受到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人民的热情欢迎。
学校积极拓展宣传教育的阵地,在学生活动广场、学生食堂、教工食堂三方汇聚的地方开辟了专题展架。2015年以来,结合党和国家发展重要时期的理论宣传要点,结合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学校分别推出了国防教育(退伍学生风采展示)、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回顾等等多个专题展。专题展是将传统资源平台整合为一个主题集中的集约型型舆论思想阵地,在学校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