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七届“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吸引来自全校400余名师生组成22支队伍,深入长三角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企业走访调研,通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质以及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核心作用,梳理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机制,揭示中国产业体系升级的内在逻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项目团队深入社会一线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景调研,精准测度科技创新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剖析其关键性驱动因素,并提出对产业升级、技术突破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在上海米其林有限公司,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静、副院长李瑞囡带领师生开展调研访谈,引导学生从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转型期面临的挑战等维度,系统梳理、应用分析调研数据,让“新质生产力”从概念变成可感、可测、可复制的产业实践。
同时,团队运用前沿数据分析方法深入企业调研,将专业技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实践深度融合,在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自身专业理论素养。在上海引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团队与相关技术人员重点探讨了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不仅加深了对新能源电池制造与回收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理解,也运用专业数据知识深入分析了电池回收的技术差异、成本构成及政策影响。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新月异,数字要素已跃升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项目团队赴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EAILab壹贰实验室参观学习,了解公司模块化实训项目库、集成化AI助手系统与阶梯式编程环境,以期与企业形成协同共创的育人模式。
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环节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紧密合作体系,项目深度对接企业需求,形成校企融合的长效机制。在苏州工业园区,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范鸣、团委副书记彭鹏率队开展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调研,深入走访企查查、同程旅游等知名企业,精准对接企业人才与技术需求,与企业重点探讨就业育人路径,有效拓展了校企合作网络。目前,果芽科技、天数智芯等企业主动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为后续推进多层次、实质性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始终致力于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认识,让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毛睿)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16818921ca5d4bf2ad73d76dd3949b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