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3级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学》课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国泰海通证券政策和产业研究院的赵子健首席分析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证券研究与行业分析的深度分享。赵子健分析师以其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行业经验,为听众揭示了证券研究的精髓与行业分析的框架,为金融学子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讲座伊始,赵子健分析师引入了证券研究的“三朵花”理论——客观世界、内心世界与符号世界,形象地阐述了股票价格形成的复杂过程。他强调,股票价格并非单纯反映客观世界的经济情况或上市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是预期与认知的结果。
随后,赵子健分析师深入讲解了证券研究的“2+1思维”——预期思维、交易思维与边际思维。他指出,证券研究不仅要关注总量信息,更要捕捉边际变化,因为边际上的微小变动往往能引发股价的显著波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赵分析师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如何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把握投资机会。
在行业研究框架部分,赵子健分析师详细阐述了行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他通过空调行业的实际案例,展示了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要素和投资逻辑。此外,赵分析师还深入分析了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供需分析的基本框架、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市场行为与行业绩效的评估方法。这些内容为师生们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行业分析工具和方法。

在互动环节,赵子健分析师与师生们就证券研究的难点、行业分析的实践应用以及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鼓励年轻学子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感知,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投资水平。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更通过一线分析师的实战视角,厘清了证券研究与行业分析的核心逻辑。
此次行业师资进课堂活动,不仅为数字金融产业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通过赵子健首席分析师的权威解读和实战分享,展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价值。数字金融产业学院将继续邀请更多行业精英分享前沿实践,助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业界的交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