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农村金融理论,金融理论与政策,普惠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研究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资本、农户信用与普惠金融实现》((14BSH136))2014.9—2017.8 ,在研。
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社会资本对农户信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应用意愿研究》(13YJA790042) 2013.06-2016.06,在研 。
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基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视角的农户金融合作行为模式研究》,(09YJA790178),2010.1-2012.12。已结项。
4、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基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视角的农户金融合作行为模式研究》,(09YJA790178),2010.1-2012.12。已结项。
5、 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规划课题,《社会资本对农户信用行为的影响机理与金融机构的应用意愿研究》(13ZR1418100),2013.07-2016.07,在研
6、 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规划课题,《农户金融信用行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Y7100013),2010.6-2013.6,结项
7、 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Y607043),2008.12-20107,已结项。
8、 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合作问题研究》,(09HZCS04Z),2009.7-2010.7,已结项。
9、 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农村金融生态功能恢复原理与政策研究》,(06CGLJ27YBM),2006.01-2007.01,已结项。
10、 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基于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研究》,(20080430605),2008.10-2010.10,已结项。
学术论文:
1、李爱喜:外资银行在华区位选择行为及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2期,118-124页,2009。
2、李爱喜、靳明:农业产业化制度变迁方式与政策研究,经济学动态,第3期,25-29页,2006。
3、李爱喜:新中国60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财经论丛,第6期,45-50页,2009。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0.3全文转载。
4、李爱喜: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户金融合作行为,财经论丛,第6期,50-56页,2008。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全文1.2万字。
5、虞群娥、李爱喜: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的共生性研究:杭州案例,金融研究,第12期,215-222页,2007。《China Economist》把全文翻译成英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2008.7全文转载。
6、李爱喜:农业金融退化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5期,51-55页,2007;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7、李爱喜、章玲超: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功能恢复原理与政策研究,财经论丛,第2期,55-60页,2007;人大复印资料《新思路》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8、李爱喜: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式及决定因素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6期,64-69页,2011。
9、李爱喜: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8期,58-63页,2009。
10、李爱喜: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第11期,19-28页,2012。
11、李爱喜:基于三农视角的农村金融生态层次结构与效率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12期,43-48页,2008。
12、虞群娥、李爱喜: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的共生性研究:杭州案例,金融研究,第12期,215-222页,2007。《China Economist》把全文翻译成英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2008.7全文转载。
13、李爱喜:农业金融退化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5期,51-55页,2007;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4、李爱喜、章玲超: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功能恢复原理与政策研究,财经论丛,第2期,55-60页,2007;人大复印资料《新思路》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15、李爱喜: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35-38页(+79),2005。
16、李爱喜: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组织体系的基础制度构建,科技导报,第8期,56-58页,2004。
17、李爱喜:银行分销渠道的位置-产量模型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10期,51-54页,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