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学生第一党支部举行联学共建组织生活会暨上海高校师生党员集中培训第四课支部研讨会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01 浏览次数:20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要求,12月26日下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理论铸魂传薪火,实干担当育新人”联学共建组织生活会暨上海高校师生党员集中培训第四课支部研讨会。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援疆教师、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耿庆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银龄教师方旭光线上参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出席,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胡婷主持会议。


首先,胡婷领学师生党员集中培训第四课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和学生工作经验,分享感受体会,引导学生党员不仅要学好理论,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更要结合实际理解其对教育事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立足自身职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大会精神。


随后,学生第一党支部和教工第三党支部的师生结合主题作交流分享。学生第一党支部吴梅结合7位深耕教育行业的教育家们对教育家精神的解读,分享了其对教育家精神内涵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教师梦。学生第一党支部幸萍从她在家乡学校做道法实习老师的经历出发,讲述了她对思政教师的认识,教师要有躬耕态度,从“一碗水”变为“一坛水”不断更新知识,随时“添水”“换水”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工第三党支部康萌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分享了她对教育强国的认识。她强调,作为思政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做好学生的榜样,要努力做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援疆教师张耿庆分享了援疆经历致力于教育强国建设中担当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党员同志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工第三党支部翟海涛从祖国教育强国目标建设的时间出发表达了自己身为一线教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指出高等教育代表国家教育最高水平,引领教育体系发展方向,担负向社会输出合格人才的重任。张国义结合学院多年来对于实践育人课堂建设的有益尝试和显著效果,阐述了其对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四个相统一”的理解,强调思政课要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周霞深刻解读了“思政引领力”包含的三方面要素,指出思政课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提升思政引领力要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更关键的是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


学生第一党支部王馨玮分享自身参加“青马思源”宣讲的经历,表达了自己通过此次学习更加坚定未来在教育之路上前行的决心。任洁分享了自己在韩国交流学习的心得,表示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不断提升自己,在国际交往中为传播中国文化作贡献。丁梦澜结合兼职辅导员的工作感悟,指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并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内外兼修,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方旭光老师和党员师生分享了个人两次援疆经历,坚持把知识与热爱播撒在渴望发展的土地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只要生命不息,对教育事业的奋斗不止”的深刻内涵,激励每一位党员师生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帅作总结发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用接续援疆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学生党员认真学习总书记精神,持续提高个人素质,把个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