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市法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研讨会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举行。多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解放日报5月28日报道,本报讯(记者 裘雯涵)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26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在校成立。
目前,高研院汇聚了校内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相关国别研究机构,借力学校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的3所孔子学院和捷克孔子课堂,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出席并作报告。
央视新闻移动网报道,
昨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看报道。
人民网5月26日报道,人民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田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26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研讨会上还举行了该校“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院长史志钦等专家学者就上海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高质量开放、进口博览会法治保障、多边贸易体制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成立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汇聚了校内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相关国别研究机构共同发展,借力学校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的三所孔子学院和捷克孔子课堂。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经贸关系与合作、中国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上海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等,旨在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文汇5月27日报道,日前,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市法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等在该领域拥有卓越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举行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The Academ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Relationship and Cooperation for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是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需要而创设的实体性研究机构。研究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次区域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3.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战略研究;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5.上海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研究等。
目前,高等研究院汇聚了校内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相关国别研究机构共同发展,旨在发起、协调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力争使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
中国网5月28日报道,梁长玉 谢峰报道 5月26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市法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等在该领域拥有卓越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举行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收到了来自斯洛文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以及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真诚祝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The Academ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Relationship and
Cooperation for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是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需要而创设的校级实体性研究机构。研究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次区域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3.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研究;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5.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研究等。
目前,高等研究院汇聚了校内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相关国别研究机构共同发展,借力学校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的三所孔子学院和捷克孔子课堂,旨在发起、协调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力争使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
揭牌仪式后,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新机遇与新挑战,刷新国际合作平台,增享共同发展动能:“一带一路”建设回顾,上海如何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一带一路”合作思考,“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风险分析,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思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高质量开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全面开放新格局,进口博览会的法治保障,世博会法治建设对中博会的启示与借鉴,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与进口博览会,从跨国公司视角看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机会和挑战,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法律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6月1日报道,5月26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建设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开了深入研讨。
发挥一带一路的平台效应
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从一开始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产能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内涵不断丰富发展。
“一带一路”在陆地和海上的延伸,串联起亚洲、欧洲、非洲甚至是美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具有显著的平台效应。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综合处副处长周璞表示,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和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的发展愿景、总体规划有效对接,推进倡议机制和规则建设,稳步扩大签署建设合作文件的范围,取得显著成效。“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成果文件,成为多方参与、互利互赢的重要合作平台。
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部副部长尚庆琛认为,现在“中国制造”的品牌效应已经在全球层面凸显出来,但是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仍然是我们的短板。“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市场意义重大,也有许多优质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应当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平台效应,将服务贸易做大做强。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可以通过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优化我国服务外包区域发展格局,带动区域新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很多还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的嵌入,帮助它们推动创新,进而完善产业结构。同时,这些国家人力资源充沛,但在丰富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国家在某些方面的技术能力虽然很强,但难以进行应用转换,这些方面的不足都可以通过强化服务贸易来加以弥补。对全球而言,发展服务贸易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格局再平衡,改变发展中国家以制造业为主、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的格局,推进全球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上海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上海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平台就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一个既体现综合性又体现专业性的展会,是推动我国实现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国际贸易三分天下,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各占其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密不可分,贸易和投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进口和出口密不可分,这些综合性因素都将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得到体现。展会上将会出现许多新颖的产品,这对完善新产品的检验和分类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一定会在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个平台上,把世界工业制造的发展脉络理清楚,更快地触摸世界前沿,更好地谋划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周汉民认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要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重,要体现国家战略和世界发展的并重,要体现中国诉求和世界希望的并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表示,应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推动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首先必须是高层次的开放。要通过高层次的开放,倒逼高质量的改革。通过高质量的改革,促进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在内体现为推动形成东西互济、海陆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在外体现为推动构建新的全球治理结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十分重要的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突出彰显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在货物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比较优势,突出中国作为投资大国在投资便利化方面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中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还应当充分利用这次展会,打造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进而推进知识产权的应用和技术革命。
新华网5月28日报道,新华网上海5月28日电(记者黄扬 吴宇)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新成立的 “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汇聚了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内相关研究机构,并借力学校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的三所孔子学院以及捷克孔子课堂。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经贸关系与合作、中国企业投资战略研究、上海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等。
据介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组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旨在整合校内“一带一路”经贸领域的研究资源,提升决策咨询研究水平,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本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研讨会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市法学会联合承办。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就上海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高质量开放、进口博览会法治保障、多边贸易体制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观新闻报道,本报讯(记者 裘雯涵)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26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在校成立。
目前,高研院汇聚了校内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相关国别研究机构,借力学校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的3所孔子学院和捷克孔子课堂,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出席并作报告。
澎湃新闻报道,
5月26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市法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校长朱国宏、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组合处副处长周璞、国家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新信息与技术研究部副部长尚庆琛、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外贸发展处处长尤永生、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会展业处副处长张燕萍等领导,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教授等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在该领域拥有卓越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承办方代表学校“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永辉,上海国际贸易学会会长、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上海市法学会研究部张志军主任出席本次会议。朱国宏、申卫华和史志钦分别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副校长陈洁主持。
朱国宏在致辞中阐述了召开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学校作为我国开放经济理论研究、决策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近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教师积极投身于国家开放经济前沿理论研究,为国家部委、上海市及其他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对外开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先后组建了上海“一带一路”协同创新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指数研究院等多个直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专门研究机构,并已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学校组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旨在通过整合目前校内在“一带一路”经贸领域的研究资源,提升决策咨询研究水平,为取得重大成果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他希望学校“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积极与国内同行合作,加强校内“一带一路”研究人员和国内同行专家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申卫华在致辞中阐述了上海承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意义,从招展、招商、论坛筹备、城市保障、一站式交易服务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他指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为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很强的直接效应、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是推动上海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好载体,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共同为进口博览会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史志钦在致辞中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有序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各高校和智库也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广大学者去研究和解决。如何把“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合作的共赢的平台,以此作为一个抓手和载体,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任重而道远。他向上外贸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表示祝贺,并表示清华大学今后将在“一带一路”与我校开展密切合作,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学界应有的贡献。
会上,朱国宏与史志钦共同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揭牌。
揭牌仪式后,周汉民作主旨报告。他指出,举办本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是探讨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历史进程中,上海和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他的主旨演讲中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上海举办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是再一次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将进一步深刻改变中国,进一步深刻影响世界;二是“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去规划世界,而是中国去融入世界。上海在这个历史交汇点上承载国家自贸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使命是光荣的。三是进口博览会是促进“一带一路”实现“五通”的平台,特别是成为民心相通的平台。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上海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高质量开放、进口博览会法治保障、多边贸易体制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周到报道,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今天揭牌成立了。高等研究院是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需要而创设的校级实体性研究机构。
研究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次区域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战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上海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研究等。
目前,研究院汇聚了校内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2个相关国别研究机构共同发展,借力学校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的三所孔子学院和捷克孔子课堂,旨在发起、协调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研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力争使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
今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高级研讨会”也同时举行,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等在该领域拥有卓越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和知名学者出席。
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上海如何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一带一路”合作思考,“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风险分析以及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思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高质量开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全面开放新格局,进口博览会的法治保障,世博会法治建设对中博会的启示与借鉴,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与进口博览会,从跨国公司视角看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机会和挑战,国际进口博览会海关法律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教授做了主旨报告。他认为,上海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要体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重,要体现国家战略和世界发展的并重,要体现中国诉求和世界希望的并重。
“上海举办这次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是再一次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进一步深刻影响世界;第二,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去规划世界,而是中国去融入世界,上海在这个历史交汇点上承载国家三大战略,使命是光荣的。第三,进口博览会可以成为一带一路五通的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在更大程度上让它成为民心相通的平台。” 周汉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