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图片展第三篇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发布时间:2021-04-17作者:访问量:11872

1.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野蛮屠杀。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共产党迅速组织了八一南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8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南昌起义(油画)


八七会议会址


2.秋收暴动 开辟井冈

秋收起义是19279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秋收起义最初的目标是攻占湖南长沙,随着起义过程中敌强我弱的态势愈发显著,起义的领导人毛泽东决定带领部队在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保存有生力量、逐渐壮大队伍。这一举措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人员1937年在延安合影


3.广州起义 群雄四起

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共产党于1927121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爆发后,起义军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地区。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无力坚守广州,起义最终失败。到1928年初,共产党还在一些省份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比较重要的有:海陆丰起义,琼崖起义,黄安、麻城起义,东固起义,弋阳、横峰起义等。

广州起义(油画)



4.朱毛会师 组建劲旅

1928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从此以后,他们领导的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

朱毛会师(油画)



5.中共六大 低潮奋起 

由于国内白色恐怖十分严重,1928618日至711日,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认真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从而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等事关革命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上澄清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认识,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6.古田丰碑 奠定军魂

192912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提出了解决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原则方向,使军队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古田会议会址内景


7.红色割据 星火燎原

中共六大召开后的两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各根据地的党组织抓住军阀混战的时机,发动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使红军和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1931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了中共领导的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雏形的中央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1931年1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瑞金举行第一次会议。



8.以弱抗强 打破围剿

红军和根据地的顽强存在和迅速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193010月起,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下令,连续发动了五次对中央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三到六个月内消灭红军。对此,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积极的反“围剿”斗争,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反围剿胜利(油画)


9.血战湘江 遵义转折

由于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于193410月中旬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中央红军付出了极大牺牲,人数锐减到3万多人。在险境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全面地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失败的教训,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

遵义会议(油画)


10.雄关漫道 三军会师

1934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1936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完成了长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红军长征线路示意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