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教学共研 | 我院日语系成功举办主题教研活动

文章来源: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10

在学校第八届“质量文化建设月”期间,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深化数字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推动日语教学研究范式创新,我院日语系于5月13日晚举办了以《数智赋能 教学共研——中日语言文化研究与教学的多维探索》为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日本京都先端科技大学特任教授、日本同志社大学语言生态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明哲教授,与本专业教师围绕语料库语言学、数字人文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研讨,为新时代日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动由日语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波主持,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雷春林、学院日语系主任金镜玉及日语系全体教师、日语专业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片


语料库赋能语法研究,优化语言教学

日语系王慧隽以《基于语料库的日语使役表达研究——以缩约形“-(s)asu”为例》为题,通过实证研究揭示教学与实际的认知偏差。该研究以语料库研究方法,从共时的角度系统分析日语使役表达“-(s)asu”在动词类型(如他动词、自动词)、语法形式(如直接使役、间接使役)及话者群体(年龄、性别、地域)中的分布规律,指出了现行教材的问题,为日语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助力学生实现从“课堂日语”到“生活日语”的能力跃迁


数字人文重构中日交流研究范式

日语系白杨题为《中日语言文化交流研究的数字方法探索》的报告,立足数字人文视角,从历时研究维度探索“技术驱动+人文阐释”的双重路径。数字人文不仅革新研究方法,更催生“语言-文化-技术”三元互动、多重阐释的新研究范式,为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解决方案

在两位教师的报告之后,金明哲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数字技术并非人文研究的对立面,而是推动其从“经验总结”向“理论验证”跃升的催化剂,呼吁教师团队加强数字素养培育,构建“技术+人文”的复合型教研体系


专家领航:语言计量助推人文研究

特邀嘉宾金明哲教授以《人文研究的科学化之路径探索:以文本的量化分析为核心》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提出“三维量化分析法”——宏观层面的语料库计量统计、中观层面的网络关系建模、微观层面的认知语言学标注,为人文研究注入科学基因。他通过日语语法、文体特征、文学的语言特征等多个案例,演示了量化分析如何揭示语言现象的规律性、动态性及系统性,并介绍了自己开发的语言统计工具MTMineR的使用方法。金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价值,更在用语言解决社会问题、大语言模型优化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相信未来随着多模态语料库(语音、手势、脑电)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计量学将进一步推动语言研究向科学化、精准化、跨学科化方向发展,为语言教育、语言政策、语言技术等领域注入新动能


教研共进: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李波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多维呈现了语言研究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尤其在数字人文转型浪潮中,引入统计学研究方法研究语言将大有可为。

金镜玉在总结中强调,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数字技术对传统文科的革新赋能,更提炼出可行的教研创新模式,为日语系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可能,同时为新时代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启示。

活动尾声,雷春林进一步强调,语言研究需以科学方法为根基,积极拥抱前沿技术工具,通过方法论革新催生可视化、可验证的学术成果,方能在科研竞争中占据主动,为学科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