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理解当代中国》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把《理解当代中国》内容和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5月12日上午,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在信息楼526举办了《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三进”教学研讨会暨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也是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与教务处联动开展的第四届质量文化建设月的活动之一。东华理工大学廖华英教授应邀参会点评并作相关主旨讲座。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副院长王玉以及学院部分教师参会。会议由王玉副院长主持。
会上,廖华英以《外语类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为题作了一场讲座。她指出,教育的综合过程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层面并列而行。她介绍了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六大瓶颈;从增强家国情怀、提高用外语表达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等方面解析了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八个侧重点;提到了让学生能自然接受,引起情感共鸣等检验“润物细无声”的四个标准以及如何为课程思政做好准备的八大要点,重点阐释了外语类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她具体介绍了教学设计中如何呈现、导入、小结和设置课后任务,并从故事里的资源、与榜样紧密结合、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结合、与个人教育背景和研究强项相结合、与课程特点相结合、与就业导向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等20个方面辅以大量课堂生动案例,图文并茂地详细解析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应用。
学院五位教师代表依次分享了他们把《理解当代中国》内容和思想融入各自课堂教学的经验。钱晓波分享了《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的特点,交流了中国特色惯用表达和古典诗文的翻译。胡筱颖以“信赖、侵入、吸收、补偿”为关键词展示了在汉英翻译课程教学中使用《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的情况。沈璟以关于《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的教学心得与分享为题,介绍了她的教学活动以及感想。陈凌娟分析了汉法笔译课程的教学特点,阐述了时政语言特色,解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概念等内容的翻译。游晓航以《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的法语展示模拟》课程为例展示了《理解当代中国——法语演讲教程》”“三进”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具体探索。廖华英逐一作了点评。她认为,五位教师代表的分享各有特色,展示了他们把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的优秀教学能力,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鼓励教师们求真务实、守正创新。
最后,温建平院长作了总结发言。她对廖华英教授带来的精彩点评和讲座表示感谢,对五位教师在《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也表示肯定。她认为,本次经验分享会对今后学院师生的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信在座教师都获益匪浅、深受启发。她鼓励学院教师以本次经验分享会为契机,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从教学素材中深度挖掘思政要素,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政要素入脑入心,提高育人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撰稿:罗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