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行动,守“沪”家园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师生志愿服务纪实(一)

文章来源: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11 浏览次数:403

“疫”起行动,守“沪”家园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师生志愿服务纪实(一)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师生同心奋进,在确保常规工作不断线,教育教学不掉线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号召,勇当抗疫“志愿军”,把初心画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志愿服务中。

英语(中英合作)教工党支部书记 徐呢喃

英语(中英合作)教工党支部书记徐呢喃听闻小区志愿者招募立即报名上岗。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家中两个孩子的生活后,便积极参与到核酸测试、分发抗原测试盒以及保障物资的工作中。楼里有位独居高龄老人不会登记核酸二维码、不会在微信群发图,徐老师每次都帮老人做好这些事,每次检测时,徐老师就去敲门请他下楼。徐老师说:虽然都是些琐碎小事,但是认真投入其中,为社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自己应该做的。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书记 游晓航

法语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工联合党支部书记游晓航在社区防疫中勇当先锋,在社区化身“大白”服务居民核酸检测采样、换上“小蓝”逐层分发抗疫物资和抗原检测试剂。她说,这些经历使她亲身感受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在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中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彰显特殊责任、扛起特殊担当,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商务英语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 周媛

商务英语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周媛,从封控前第一轮普筛开始,就投身于小区核酸检测的工作中。从使用PDA、帮助老年人扫码、维持排队秩序、扫楼喊楼,到上门分发、回收抗原自测盒、清理回收居民生活垃圾等,协助居委完成小区的相关工作。后因所居住的楼栋封控,在得知居民的菜篮子没有保障时,立即转为线上,积极加入各个购物平台微信群,帮助居民采购新鲜蔬菜和肉类,从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封控中的居民情绪。她说,一次次“大白”的经历使她深深地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居民的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实,而志愿者参与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身在不同的岗位,一样可以为上海抗疫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主任、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 钟乐平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主任、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钟乐平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到小区居委会报到志愿者,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全力投身到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中。在确保正常教学授课之余,每天完成两小时左右的物资配送任务,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奉献力量。

 

大学英语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 陈坚

大学英语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陈坚,在疫情刚开始严峻时,就积极主动报名小区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多次参与一线抗疫。他说,作为党员教师应该冲锋在前、有所担当!他身穿“大白”服为居民扫描核酸二维码;化身“小红”负责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有序排队,协助无二维码的居民进行网上预约登记。此外,他还在各楼层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自助分享蔬菜、水果、食品等,解决生活燃眉之急。


 

英语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 孔燕平

英语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孔燕平积极参与街道派发物资、社区核酸抗原检测等志愿服务工作,承担所在楼栋的各项防疫任务。她说,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之余,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累并快乐着。她坚信相信:共克时艰,上海必将赢来胜利曙光!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预备党员严文雯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预备党员严文雯,她和父母亲一道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工作。她主要负责抗原自测盒的配送、对小区人员进行出入管控、生活物资的发放、人员的排摸,只要一个电话打来,她就会立刻行动。除了认真统计抗原数据、回收抗原自测盒以外,还挨家挨户地上门通知社区居民出门做核酸。她所在的小区多为独居老人,她就耐心送上“口述版讲解教程”;有一些老人不大能听懂普通话,她就用上海话结合手势比划着和他们沟通。她表示,志愿工作虽然疲惫,却乐在其中,感觉生活充实而且有意义。严文雯同学一家三口拧成一股绳,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故事已被“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报道。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预备党员宋筑锴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预备党员宋筑锴,积极报名参加所在社区的防疫工作。他主要负责核酸检测采集中的扫码、制表汇总等工作,现场有很多老人不会操作手机,他都会耐心地给予帮助。宋筑锴表示,这次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能力,更是让他深刻理解了共产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真正含义,他定将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用青春的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