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甜甜,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东欧合作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成员。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会话分析及互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等。2024年博士毕业后加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目前讲授过的课程主要有《汉语新闻听力》《古代汉语》等。
【联系方式】
【教育背景】
2022.08–2023.07,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
2020.09–2024.07,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博士。
2017.09–2020.07,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硕士。
2013.09–2017.0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文学学士。
【主要成果】
专著/译著:
译著《从分子到隐喻:语言的神经理论》,第二译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待出版。原著From Molecule to Metaphor: A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The MIT Press. 原作者Jerome A. Feldman。
科研项目:
主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5年度青年教师专项科研资助项目。
学术会议:
第15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ICCSL-15,2018年10月19-22日,浙江师范大学),宣读文章《“说到哪儿去了”的话语功能和语义演变》。
第23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2018年12月15-16日,暨南大学),宣读文章《析粤语左缘语用标记“噉”——兼论指示词语法化为语用标记的动因》。
第5届清华大学语言学博士论坛(2021年10月30日,清华大学),宣读文章《德·摩根定律在“超过”类数字析取否定句中的失灵》。
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第28届年会(IACL-28,2022年5月20-22日,香港大学),宣读文章《基于语义地图的“哈”类交互主观性标记研究》。
第8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2022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宣读文章《汉语自然会话中的交叠成因与起始位置》。
第7届汉语语言与话语国际研讨会(ISCLD-7,2024年7月,南洋理工大学),宣读文章Coding of Definiendum and Sequence Organization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