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学院 王思懿
这篇由恩格斯写给马克思的悼词框架非常有条理和逻辑,不仅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还介绍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况,继而阐述了马克思伟大而辉煌的一生,讲述了其重要的思想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深刻解读,以及对当代世界问题的启示。阅读完这篇文章,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也进一步反思了当今中国与世界的一些现实问题。
这份悼词的第三段讲述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历史唯物论的内容之一。马克思感受和探索历史的变化规律,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下,总结出了社会的自然取向。“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
第四段提到了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是指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说通俗一点,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就是一个拥有劳动力的商品,而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劳动者只能通过交易自己的劳动力才能有所收获。而这就可以引申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人类自由解放。他认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的基础上,也就是资本主义下的模样。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地摆脱社会阶级、消除上位者的剥削、实现真正的个体自由平等。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上所面临的很多问题,矛盾的机理都是源于此。无论是全球化带来的贫富悬殊还是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都与剥削、奴役、不公有关。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才能推动社会向着自由平等的方向发展。
第五段提到了马克思除了在哲学方面有自己伟大的见解,在数学领域,也有独到的发现。例如在《资本论》中,我们就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甚至曾写过一份《论倒数概念》寄给恩格斯共赏。马克思学习、思考和研究数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会学懂,而是切实去理解数学背后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思维。他对数学的运用也不仅仅是使用其计算方法,而是将数学思维的方法和论证方法进行了总结。马克思曾把17-18世纪的微积分发展史进行了划分梳理,而他的手稿中的所有分析与现代微积分理论和非标准的分析理论中的思想是吻合的。
同时,恩格斯还谈到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他认为,只有从物质世界出发,才能看到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这种观点也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思考路径。钱学森在《技术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一文中就提到了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不知变通,而这个灵活运用理论与实际的观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甚至后来钱学森写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系统科学工作”的报告。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甚至在我们的科技创新方面也是有很多指导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着海量的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具备自己的判断力和理性思维。只有将科学与哲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指导实践。
最后,恩格斯还强调了革命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想要打破旧的社会制度,改变那些腐烂的恶习,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和平美好,只有一种方式——革命。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而我们能从中汲取出最有效的理念,分析出最佳的社会发展理论,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灵活变通,以革命到底的精神,领导完成彻底杂碎破旧政权,实现建立新时代和平社会的目标。
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知晓马克思一生的辉煌以及他一生的发现,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寻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并为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提供指导。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践行马克思的思想,为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伟大目标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