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赋能·聚力 红色引擎助力育人新格局
——学校党建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党员教育阵地
组织部党支部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机关党委的支持下,机关组织部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学校党建服务中心阵地功能建设,以“铸魂·赋能·聚力”为目标,始终将提升党员教育质效作为中心建设方向,着力打造“一站式”党员教育阵地,激发党员教育新动能。
一、实施背景
2021年6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学校党建服务中心和党建创新实践基地一体建成。中心建成后由党委组织部全面负责管理,由组织部党支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运营团队负责日常工作。中心以“红色引擎助力贸易强国”为主题,突出“党建+思政”“理论+实践”“特色+文化”“示范+共享”,全面展示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成果。中心始终秉持“引领、服务、创新、育人”的理念,建设一台(红船接待台)、一站(红星服务站)、一馆(红炉组织生活馆)、一室(红领工作室)、三个主题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贸易强国主题展、党建风采主题展)和四个功能区(入党宣誓区、党建互动区、理论阅读区、红色广场路演区),打造全校师生党员身边的党群服务阵地、创新实践基地、红色育人高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阵地筑基:立体化打造红色育人空间
中心持续深化阵地内涵式建设,推动党建阵地向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一是实施“理论铸魂”工程,中心依托“红青导师团”“时代强音”宣讲团及“1+1”结对机制,定期开展“午间30分”,录制“初心演播厅”等,开展“党课进课堂、进宿舍”活动,打造“我是党课主讲人”等品牌宣讲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二是推进“堡垒强基”工程,在支部党员和中心志愿者团队的共同参与下,学校探索和优化“党支部发展指数”,实现对党支部的“精准画像”,为开展党支部分类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建设的活力和动能;
三是开展“阵地提质”工程,中心是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示范性党建服务中心,也是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分基地,中心建成后,学校一直致力于内涵建设,持续在将中心打造成全校师生党员身边的党群服务阵地、创新实践基地、红色育人高地上下功夫。
(二)数智赋能:智能化构建党员教育新生态
结合“攀登”计划上海党建工作特色高校创建,学校对“星空间”党建服务中心进行数智化升级,持续探索数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硬件设施再升级,中心持续深化数智技术的应用,搭建党建大数据平台,设立VR党建工作站、“红色音吧”,引入AI虚拟人“小贸”,实现理论内容的数字化呈现、实践教学的智能化实施、红色文化的沉浸式感悟,不断激活中心“一站式”党员教育的功能。
二是数智党课再优化。举办“数智赋能基层党建质量创优主题活动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数智示范党课”,组织“数说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怎样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绝对贫困”“《红色中华》里的财经智慧与当代启示”等数智党课,党课借助数智技术开展沉浸式讲授,并综合运用VR、AI技术,让参与人员体验了数智技术助力党员教育的新活力。目前,中心聘请了一批“红青导师”,开展数智党课产学研,定期推出数智党课观摩活动。
三是数智党员教育品牌再拓展。在中心打造数智党员教育品牌的基础上,学校支持鼓励各级党组织围绕数智技术赋能基层党员教育打造特色品牌。各级党组织也积极结合专业学科特色,将数智技术应用在党员教育中,形成了多个“数智+人才培养”“数智+社会服务”党建品牌。如国际经贸学院电子商务系党支部立足专业,将数智技术应用于学生培养,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打造“三农直播间”,形成有影响力的“数商兴农”品牌”;如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将党史、党的创新理论与统计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相融合开展学习,形成“数说党史、数说中国”系列党员教育品牌等。
(三)团队聚力:专业化铸就红色动能
中心运营团队主要由学生志愿者组成,学生志愿者开展工作的过程也是受教育、受锻炼的过程。
一是选优配强队伍,在志愿者队伍组建时,坚持将政治标准挺在前面,选拔由优秀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红星”志愿者服务队,以“严谨、创新、示范、服务”为服务宗旨,建立梯队化、动态化的管理机制。
二是注重教育培训,在志愿者团队组成后,注重教育培养,采取岗前培训+上岗考核+日常教育管理等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队伍建设,同时,在日常维护中心场地运营同时,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七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让红色基因在志愿服务中薪火相传。截至目前,“红星”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服务350余场预约活动,辐射师生1.3万余人次,接待校内外参观者5000余人次,志愿者团队在用心用情服务全校师生党员的同时,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与风采。
三、经验与启示
(一)要正确认识党建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
党建服务中心是基层党建的“物化”依托,也是服务全校师生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对于新时代全面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党员群众、发挥党员教育阵地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党委组织部支部一直坚持党建服务中心的正确定位,以“引领、服务、创新、育人”为工作理念,持续推动党建服务中心内涵建设。
(二)要持续推动数智赋能党建服务中心建设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党建服务中心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和更多可能性。未来,党建服务中心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全面启动“数智服务”行动。拓展数智党员教育内容、创新数智党员教育载体,打造了一批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数智党课和数智党建品牌。
(三)要坚持将服务和教育紧密结合
要持续加强“红星”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意识,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党性教育,通过让学生党员志愿者在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等方式,形成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的良性循环。
未来,组织部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员教育体系创新,充分发挥党建服务中心阵地在党员教育资源整合、党员教育形式创新、党员教育成效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