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方联动解难题
——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破解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学工部党支部
一、实施背景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学生社区目前有学生1.2万人,学生社区距离校区1.5公里,学生社区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域,如何引导学校育人力量下沉学生社区,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学校育人“最后一公里”,则成为学校急需破局的重要课题。学校借助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契机,于2023年12月率先成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由学校党委书记挂帅,党委学工部牵头,学校各职能部门参与其中,通过社区党建聚合力,重点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整合学校各类育人力量和资源,努力实现育人力量“沉下去”、管理服务“提上来”、学生诉求“通起来”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2023年12月28日,学校由党委书记挂帅率先成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
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仪式
(一)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强基提质,绘制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线图”。
在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以来,召开社区学生座谈会十余次,收集学生合理化建议意见40余条,在学校党委和各职能部门支持下,其中校区北二门人车分流、学生社区阅读花园和小贸农场建设、宿舍水电费充值系统改造、增加学生自习室、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增加晾衣竿和非机动车充电桩、增加洗衣烘干机和自助打印机、增加浴室搁物架等30余条均已办结,另外,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学生社区路面拓宽、直饮水机采购、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等项目也列入学校的工作议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通过学生社区党建,通过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逐渐形成自己“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线图”。
(二)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好协调作用,进一步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以来,学生社区同步上线“一站式社区”系统,其中内设“接诉即办”版块,接诉即办上线以来共接到学生投诉建议291条,办结或转办283条;接到学生的日常报修5351条,办结率为98%。在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以来,学生社区不断提质增效,先后建设“艺享家”“悦享家”自习室,在建“健享家”等,另外分批更换寝室电源开关、天然气管道、水泵房扩容等,逐渐形成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不诉亦办的良性循环,进一步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坚持协同推进,创新机制,构建上经贸大特色的育人新范式。
自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以来,各类育人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进一步提升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学生社区“三全育人”生态圈。学生社区形成党委书记学生座谈会、“校长面对面”“院长面对面”等长效师生沟通机制;同时也逐步形成“三全育人下午茶”、学在身边、幸福氧bar、CLC劳动教育课、劳模进校园等品牌活动(课程)。自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以来,学校逐渐形成各类育人力量和资源不断下沉学生社区的新格局,也逐步形成具有上经贸大特色的育人新范式。
三、经验与启示等内容
(一)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是学生社区党建的组织创新,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各职能部门参与学生社区治理,是一种社区党建新的组织形式,并不是一级正式党组织,它主要起到的就是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因而与党的组织设置并不矛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学校各职能部门参与到学生社区治理中,对于解决社区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对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功能型党委协商会议
(二)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的成立是解决学生在社区急难愁盼问题的新机制,对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社区距离校区1.5公里,导致学生问题和矛盾容易聚集在学生社区,仅仅依靠学生社区管理办公室,很难完全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而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的成立,则将学校各职能部门引入到学生社区治理过程中,各部门也从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发力解决问题。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的成立和运行有利于推进学生社区党建和学校事业融合发展。
(三)学校功能型党委是学校“三全育人”的新范式,对于打通学校育人“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成立后,学校党委书记挂帅,学校各职能部门主动到学生社区开展工作,有利于形成思政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新格局。原来在校区等着学生上门办理业务的职能部门,主动送服务到学生社区,进一步得到学生的认可,也发挥自己高校教师的育人功能。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的成立也带动其他学院院长、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都主动到学生社区发挥作用,从而为学校“三全育人”提供新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