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这一国家经济命脉的跳动中,红色金融史以其独特光芒,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征程。为深化党性教育,融合金融学科特色,2024年11月26日,智库中心党支部、金融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工党支部及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第六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学共建实践活动,走进上海中国证券博物馆,通过实地情境教学,共同探索红色金融史的深厚底蕴。
活动当天,金融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吴婷婷与智库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张海娜带领师生党员及全校选修《中国红色金融史》课程的学生,满怀敬意步入这座承载厚重金融历史的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穿梭于历史长廊,从晚清军事工业融资兴起的证券萌芽,到国共两党资金运作的历史对比,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证券市场的改革历程,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师生党员深切感受到,自力更生、勇于创新、服务人民的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后,金融学系教工党支部红色志愿讲师团成员吴俊,在湘财证券展品馆内,以《中国百年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与启示》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情境教学。他凭借丰富的金融史知识和生动的讲述,将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源、发展脉络及现状娓娓道来,深入剖析了各历史时期证券市场的特点与影响,并巧妙地将之与当下金融发展形势相结合,使师生深刻领悟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他强调,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资金使用的目标明确且符合人民利益,通过国共两党在资金使用效果上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红色金融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
师生互动问答环节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面对吴俊老师提出的“我国百年资本市场实践中,资本市场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前提是什么?未来还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场感悟,积极发表见解。吴俊老师的适时点评与反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金融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吴婷婷在总结时强调,支部将继续创新党性教育形式,结合金融学科特色,开展更多具有教育意义和历史深度的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师生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师生们纷纷表示,实地参观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了红色金融史背后蕴含的伟大精神与时代价值。
据悉,此次中国证券博物馆的情境教学,是金融学系教工党支部“红色金融”志愿者讲师团“红色金融史”系列宣讲的第二站,旨在通过师生宣讲团深入博物馆、纪念场馆与金融企业,结合金融专业知识,开展实地教学与互动交流,引领党员师生深刻领会红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内涵,汲取红色资源中的力量,传承红色金融的宝贵遗产,为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