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造 价 值传 递 快 乐

研会活动 | 抗击疫情系列之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第3期

文章来源:会展与旅游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17 浏览次数:136

2022年4月14日,会展与旅游学院抗击疫情系列之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第3期在线上成功举行,21级研究生季菲艳和江晶侦先后进行了主题分享。我院黄辉老师、上海海事大学程爵浩老师受邀出席,上海海事大学的李思雨、蒋奥宇同学以及我院全体21级研究生和部分20级研究生参与了活动,一起进行学术探讨和互动。

真实性最初来自于希腊语,最早用于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方面,即展品是否真实,其价值是否与某个价格相符合,之后被应用到哲学领域和旅游业中。探寻真实性是现代旅游者的动机之一,对文化真实性产生较好感知的游客更易得到独特和满意的旅游体验,从而有更强烈的口碑推荐和重游意愿,激发更高的游客忠诚。

季菲艳本次分享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真实性理论、理论的应用、真实性与旅游者行为及不足与展望。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前后台理论、舞台真实性理论、舞台化和真实性的分类,现有的学者将真实性分为客体相关真实性、构建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其次,她介绍了真实性在旅游开发、旅游保护中的应用。同时她就真实性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总结,真实性对游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重游意愿存在正向影响。当前真实性的研究存在“忽略了其他主体在旅游真实性指标开发中的作用”、“旅游真实性理论研究忽略了宏观因素”等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完善旅游真实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真实性与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关系”、 “探究不同真实性类型的吸引物产品开发模式”等角度出发。

同时在此次分享中程老师提出可以将真实性应用于邮轮等场景中,拓宽真实性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

江晶侦同学的分享基于文献综述从旅游业的碳排放量、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的低碳属性和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旅游业对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总结了文献中关于旅游业如何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四个方面:协调旅游经济、优化旅游市场结构、创新旅游发展方式和转变旅游消费方式。提示目前必须重视旅游业碳排放的绝对量,在顶层设计方面引领旅游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从能源使用的源头实现去碳化,通过财政补贴等措施促进旅游相关各行业对低碳装备和设施的采购和使用,并且要提高旅游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发挥消费者的积极意愿。

江晶侦同学的分享还说明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碳排放的脱钩,研究表明两者的关系虽然向好发展,但仍然没有到达理想状态,我国旅游业碳减排存在巨大潜力,而面对双碳目标,“碳中和旅游”势在必行。

江晶侦在分享中针对程老师提出的双碳在邮轮业方面的应用以及顶层设计方面双碳的安排作出了回答,同学在分享中也万分感谢程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在这次交流中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