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造 价 值传 递 快 乐

研会活动 |抗击疫情系列之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第4期

文章来源:会展与旅游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112

2021年4月21日,会展与旅游学院抗击疫情系列之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第四期在线上成功举办,21级研究生刘思婕和王渝杰先后进行了主题分享。我院王春雷老师、黄辉老师和蔡萌老师受邀出席,院研会全体成员及全体21级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一起进行了学术探讨和互动。



刘思婕本次分享的主题是服务场景理论在旅游和会展中的相关应用。“服务场景”概念由Bitner提出,此后学者们开始开始重视消费场所的环境因素对顾客的影响。他认为,顾客在有形服务场景中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并借助服务场景中的具体要素推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随着该理论的研究深入,旅游与会展领域的学者开始借助服务场景理论来研究旅游者(参展商)的满意度或行为意向。她从服务场景理论、服务场景理论的研究应用以及服务场景理论在旅游和会展中的相关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和大家一起探讨未来该理论在旅游和会展领域的研究方向。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服务场景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路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服务场景理论的研究进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服务场景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网络消费者行为。第三部分介绍了服务场景理论在旅游与会展中的研究应用。在具体的旅游服务场景中,学者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划分。聚焦到会展领域,服务场景可以分为展台场景、节庆场景和活动场景等。



王渝杰同学此次的分享是基于文献综述的角度,将旅游目的地信任感的形成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旅游阶段,在对具体旅游阶段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不同阶段的信任感构建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目的地信任感研究进行了展望。该文章细化了不同旅游阶段,目的地应该如何做好自身管理,提高游客对目的地形象感知从而生成信任文化。如:在旅游体验前的信息收集阶段,目的地应积极管理官网信息,提升官网友好型;同时避免过度营销,明确目的地形象定位。而到了实际旅游体验阶段,目的地应促进游客与目的地文化的友好交流,避免文化冲突。最后是旅游体验后的追忆阶段,目的地应该积极维护游客关系,乘胜追击,形成目的地信任文化,强化目的地信任口碑。

王渝杰同学的分享还说明了尽管关于目的地信任感构建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数学者研究基于单一视角,我们应该结合更多学科知识,深化信任感研究,将信任感构建视作一个动态的可循环过程。

同时在此次分享中,与老师同学们交流之后明确了目的地信任感研究的研究方式,不仅仅依靠调查问卷而更应该结合大数据,以丰富研究样本。


就两位同学的分享,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蔡萌老师肯定了刘思婕同学对于服务场景理论的应用的现有研究的汇总,但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没有展示该理论的在旅游与会展领域的研究脉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辉老师认为场景在社会生产中是很常见、很重要的因素,但服务场景和场景并不是一个概念,因此他们就服务场景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