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兴城 青春励行|“破壁者”计划——低空经济产业人才需求画像调研纪实

文章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7 浏览次数:10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缺口大、培养标准模糊” 的突出难题:一方面,企业对飞行器设计、空域管理、数据分析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空经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对品牌强国建设进程中新兴产业的人才支撑形成了挑战。

在此背景下,项目团队从产业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分析招聘数据、访谈行业专家、对比课程设置等方式,探索低空经济人才的培养路径,致力于为企业人才战略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介绍

该项目聚焦于新兴低空经济领域。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园、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四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系统地分析了低空经济行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供给之间的匹配情况。项目成功构建了低空经济核心岗位的能力模型,并提出“校企协同培养”、“跨学科课程优化”等具体建议。

项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不仅关注技术类岗位的技能要求,还深入研究了管理、运营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同时,结合高校现有课程体系,探索“理论+实践+认证”的立体化培养路径。此外,团队积极通过短视频、调研报告等形式推广实践成果,致力于探索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生态建设。  



实践过程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团队开展了实地走访活动。团队首先来到了位于苏州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刚进入园区,此起彼伏的无人机试飞声就吸引了团队的注意力,直观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活力。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无人机生产线,见证一个个精密部件如何被巧妙地组装成完整的飞行器,对无人机的生产制造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测试车间的工程师们还为团队详细讲解了飞控系统的复杂运作原理,让成员们对低空经济的核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午团队在两家企业的访谈环节收获颇丰。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王经理坦言:“现在最缺的是既懂航空技术,又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句话让团队成员意识到,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解决低空经济人才短缺问题的关键所在,也为项目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团队成员在实地走访中真切感受到了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生机,也更加坚定了进行人才培养研究、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收获感悟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低空经济产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园,我们参观了无人机生产线和飞行测试场,亲眼看到这些高科技产品如何应用于物流、农业和城市管理。与技术人员交流时,他们提到企业最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这让我意识到课堂学习只是基础,真正的能力需要在实战中锻炼。比如,一位工程师分享了他参与无人机集群控制项目的经历,强调团队协作和快速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明确,未来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多参与项目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队员1


在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企业HR告诉我们,他们招聘时不仅看专业背景,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无人机飞控岗位需要扎实的编程基础,但同时也要能灵活应对实际飞行中的突发状况。这让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是否太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应用。在整理调研数据时,我发现很多企业提到的跨学科能力正是我的短板。这次实践让我下定决心,未来要多选修相关课程,并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队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