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陇渝月共天山,河洛荆襄颁惠笺”,2025年的夏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少数民族学子实践团队踏上“行走中国”资助专项实践之旅。团队跨越山川湖海,将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送往新疆、甘肃、广西、湖北等地的民族学子身旁,以青春行动助力教育公平。
项目介绍:多元同频,共赴使命
走访实践:步履不停,政策扎根
收获感悟:以行启思,传递微光
“桂陇渝月共天山,河洛荆襄颁惠笺”,2025年的夏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少数民族学子实践团队踏上“行走中国”资助专项实践之旅。团队跨越山川湖海,将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送往新疆、甘肃、广西、湖北等地的民族学子身旁,以青春行动助力教育公平。

项目介绍:多元同频,共赴使命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因此团队选取了资助政策宣讲、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基层人物成长故事以及红色精神寻访这三个板块,采用宣讲、寻访和调研的方式,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红色精神传播到田间地头。实践团汇聚不同民族成员,多元的民族背景赋予团队传递政策温度、推动教育公平的使命感,致力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助力。
走访实践:步履不停,政策扎根

6月22日起,成员们分批奔赴实践地:李盛楠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任紫薇前往河南省省郸城县;邓素洁、马毅、师琢韵等也相继深入湖北、甘肃、新疆等地。
在民族学校,团队成员李盛楠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内容和申请流程。面对大家关于“什么是国家资助政策”的疑问,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不同阶段可享受的资助政策。同时,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照亮了求知之路。

成员任紫薇围绕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倾听同学们的困惑,对大家频频提出的问题逐一悉心回应,结合实际案例剖析政策细则,力求让每位同学都能精准把握这些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扶持政策。

成员古丽孜巴和杨伊朦在伊宁县曲鲁海乡文化大院,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聆听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还现场观看了精彩的非遗表演,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关注教育帮扶的实际成效,采访受资助学生,倾听这些年轻人因政策帮扶改变求学轨迹、逐梦成长的真实经历,用一个个鲜活故事展现资助政策的暖心温度。

收获感悟:以行启思,传递微光
资助政策正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用母语沟通、以接地气的方式宣讲,让政策真正贴近同胞心间。这份双向的奔赴,让青春的价值在传递国家关怀中闪光,也更坚定了继续把温暖送进每个角落的决心。期待在接下来的征程中,继续书写更多“政策入户,希望生根”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