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西藏·点亮梦想”|2025年暑期沪藏线上家教活动展示·劳育篇
文章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10
2025年,“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创新开展沪藏两地特色红色班会活动。活动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融合为核心,将普通话教学巧妙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同时针对西藏学生的薄弱学科,一对一开展针对性家教帮扶,致力于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藏、助力藏区儿童全方位成长搭建坚实平台。
情暖西藏线上家教辅导正在进行中,劳育板块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也正在有序开展。2025年7月29日,志愿者们借助线上渠道,为西藏定日县第一初级中学和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的藏族孩子们展开了一场生动的救援知识盛宴,从基础急救技巧到突发避险常识,让实用的救援技能为藏区学子的安全成长筑牢防线,用专业之光照亮他们的安全守护之旅。
“情暖西藏·点亮梦想” 活动,如同一束跨越山海的暖阳,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而在这份温暖的守护中,救援知识的传递与实践,更像是为孩子们的梦想装上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让生命的光芒在危难之际依然能璀璨绽放。
救援护生,是用专业的双手托举生命的重量。在“情暖西藏·点亮梦想” 活动中,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介绍了需要立刻使用这种方法的情况,还亲自展示了正确操作方式。这些教学,都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在意外降临的瞬间,成为生命的守护者。当异物梗阻导致孩子窒息时,这些能形成肌肉记忆的救援动作,就能让濒临消逝的生命重新搏动。
技能铸盾,是用扎实的知识筑牢安全的防线。救援不是偶然的冲动,而是科学与规范的结合。志愿者接着向孩子们展示了心肺复苏的方法,其中按压的深度、频率的把控、操作的顺序,每一个细节都藏着救命的密码。当意外真的发生时,这面由技能铸成的盾牌能驱散慌乱与无助,让他们在危急时刻保持镇定,用正确的方法为生命争取时间。
之后,志愿者又向孩子们讲解了生活中常见的伤病处理办法,比如流鼻血、烫伤、烧伤、触电、中暑、溺水等情况的应对方式。这些知识能让孩子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受伤情况时理性处理,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救援护生,护的是当下的鲜活;技能铸盾,铸的是长远的安心。在 “情暖西藏。点亮梦想” 的图景里,它们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守护中无畏绽放,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在安稳中向阳生长。
盛夏时节,云端急救,跨越海拔的生命对话——“情系乡村,守护生命——中西部儿童急救教育行动”线上讲座志愿活动如期开展。2025年7月27日,救在身边小火苗急救社利用网络将数千公里之外的西藏小同学们与我们的急救课堂联系起来,开展了一场面向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64名同学的线上讲座。
这是我第一次为西藏的孩子们讲解急救知识,电脑的小窗里,我看到自己的讲解的身影。希望为他们带来一堂有趣且有用的课程。本次课程经过我与组织内同学的共同审定,仔细确认修改确定讲解内容,确保贴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一共宣讲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日常急救等内容。我们努力将实用知识涵盖,为助力孩子们了解学习急救常识、守护儿童健康而努力。
在本次讲解的时长、器材选择等方面,我们组织都做出了细致的安排和调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高效传达。通过演示环节,提高孩子们积极性,明显提升了他们对急救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尽管相隔千里,屏幕两端的心却紧密相连。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生命的敬畏。急救不仅是技能,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愿这颗急救的种子,在高原上生根发芽,守护更多生命。
这场跨越千里的线上讲座,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能够将自己在小火苗所学到的急救知识传递给远方的朋友,我深感责任与使命。每一次宣讲、每一次演示,都是对生命教育的深刻践行。愿这份微薄之力,能化作高原上的一缕阳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让急救的智慧在心中茁壮成长。
——志愿者 王甜甜
2023年7月,“情暖西藏·点亮梦想”青年志愿团队暑期沪藏线上家教志愿者项目正式启航,用爱心搭建起跨越山海的教育桥梁。团队基于在上海援藏办事处、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定日县第一小学、盆吉乡小学等多地的实地调研成果,结合前期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创新打造教育帮扶新模式。以红色班会等特色活动为载体,通过“悦读+”模式紧密联结沪藏两地大中小学生,让知识在共读中传递;以“爱心+”模式推动两地学生深度互动,让情谊在交流中升温。今年暑假,项目凝聚志愿力量,成功招募64名线上网课志愿者,为沪藏家教活动的有序开展持续蓄力。目前已一对一结对帮扶64名藏族孩子,精准开展专业课辅导与普通话教学累计达210小时,用专业与耐心助力藏族学子成长。与此同时,团队注重宣传赋能,积极建设多元宣传平台,项目影响力持续扩大。累计获得“学习强国”平台、《青年报》等10余家权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相关宣传内容在各平台的外宣浏览量已突破24,200次,让沪藏教育帮扶的温暖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本项目始终坚持“五育融合,德育为先”的理念,牢牢把握普通话推广这一重要方向,在知识传递的同时,更推动沪藏两地大中小学生在思想上同频共振、在精神上相互滋养。通过持续实践,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西部教育扶持活动案例与实施方案,为深化沪藏教育协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