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强国专项实践|硒揽寰宇承古韵,青春探路焕“茗”声

文章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10


引言

湖北省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以硒茶、硒土豆、硒蜂蜜等含硒农产品闻名。

在这片北靠神农架,南依武陵山的土地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硒揽寰宇·茗扬四海”团队为深度探寻“硒茶”品牌跃迁密码、践行品牌强国青年行动,于7月29日至31日奔赴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围绕正山堂·巴东红企业开展为期三天的沉浸式调研,以青春视角解码中国茶品牌的高质量出海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之路。



茶源寻根:

从“含硒”到“富硒”的国家标准



7月30日上午,团队与巴东县农业农村局陈主任及两位茶叶专家在巴东红展览馆访谈会面。

面对团队成员提出的“有没有去做富硒茶这条路”的疑问,专家解答:“国家对富硒产品有一个标准,需达到20微克/100克才可称为富硒,但这个标准较难达到,所以近几年只称作含硒而非富硒,没有将富硒作为卖点。”



车间对话:

一片叶子的旅程


在参访正山堂企业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走进清洁化生产车间,透过一整面透明墙,清晰看到茶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全过程,两位工作人员在另一个进行着手工拣茶。

走廊一侧是现代化机械搭建的生产车间,另一侧是雕刻着千百年前巴东的土家儿女采茶拣茶的浮雕壁画,如同一场由茶文化牵系的跨越百年的对话。

围桌论道:

政企学三向奔赴的品牌加速度

在展览馆茶室,一场“移动圆桌”同步开启,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代表围绕硒茶品牌发展展开深度交流。

政府层面,陈主任详解巴东县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的县域发展顶层设计与茶叶出口的补贴细则;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当前发展痛点,包括包装设计外包缺乏人才、成本掣肘、以及欧洲、摩洛哥等地茶叶均价低,出海利润薄等问题,同时提到了茶叶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针对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与发展趋势,团队成员们提出跨境电商、IP联名、奶茶店合作、硒元素可视化等“青春方案”。

茶香氤氲中,共识逐渐清晰:品牌强国=标准+故事+渠道,缺一不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实践感悟

历经为期三天的对巴东县当地风土人情的探访与茶企调研,队长徐姝怡感慨道,“在巴东红正山堂的茶香中,我们看到政府、本土企业与当地人民的深度联动——切实感受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品牌化路径正扎实落地。”队员梁墨涵也在切身体会劳动人民的力量后有所体悟:“当我实地去到恩施,我意识到在层层叠叠的山中开发和建设城市的不易,被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所震撼和感动”。

正如队员李佳康所言,“一杯融合了硒都山水的红茶,既带着老手艺的温润,又透着新思维的鲜活。在这里,传承不是守着旧时光,创新也不是丢了老根脉——就像茶树上的新叶总连着老枝,巴东红茶的香,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的相拥里,愈发醇厚绵长。”

结语

三天的巴东之行,不仅是一次青春与茶香的邂逅,更是一场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话。从国家标准的严谨解读到生产车间的古今交融,从政企学的智慧碰撞到实践中的深刻体悟,“硒揽寰宇・茗扬四海” 团队以青年视角为巴东硒茶的品牌升级注入新思路。未来,这份植根于大地的探索不会止步,青年们将带着这份实践所得,继续为中国茶品牌的出海之路添砖加瓦,让富硒土地上的茶香飘向更远的寰宇,让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续写新的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