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强国专项实践|守望暮光·心语宁馨——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安宁疗护患者调研

文章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次数:10


7月15日,“‘宁’心守护,爱不‘终’断”团队的四名成员来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三病区进行实地调研。

浦东新区老年医院王华萍主任、两位护士长及一位带队老师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院方为调研人员分发了志愿者马甲、志愿者证、安宁疗护生命教育手册及宣传册等物资。随后,王华萍主任为团队开展了一场关于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实践培训,并强调了作为安宁疗护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比如需要有同理心,不能将主观想法强加在患者身上,同时需要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照顾的能力。培训结束后,王主任还现场展示了安宁疗护的各类疗法和道具,这些都能在陪伴老人时有效舒缓他们的情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一位陪伴的老人是80岁的陶爷爷。陶爷爷在谈起年轻时种植桃树的经历时,眼中依然闪烁着光彩。他动情地回忆道:“七月份的水蜜桃最诱人,尤其是第一批成熟的果子,吸收了一整个生长周期的养分。”在讲述这些往事时,陶爷爷暂时忘却了病痛,言语间流露出对土地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告别时,陶爷爷挥了挥手,而这份关于生命与热爱的记忆,也在陪伴中愈发鲜活。

第二位陪伴对象是92岁的严爷爷。他兴致勃勃地分享了自己在青海等地从事化工安装、建筑工作的18年经历,并讲述了与老伴相互扶持的温馨故事。尽管年近期颐,严爷爷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同向阳生长的植株,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三位陪伴对象是86岁的张奶奶。当被问及子孙情况时,她笑着细数七个曾孙的年龄,还打趣道孩子们都喊她“太婆”。面对病情,张奶奶态度豁达,主动向志愿者展示手术刀口,并谈起骨折后依靠拐杖行走的经历。她热情地招呼志愿者吃西瓜,笑容比初见时更加灿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四位陪伴的是91岁的陈奶奶。陈奶奶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喜欢坐在走廊上与过往的人打招呼。她向志愿者聊起日常生活,提到儿女常从家里送来饭菜,虽然嘴上说着“随便吃吃就好”,但言语间满是幸福。陪伴结束时,陈奶奶依依不舍,拉着志愿者的手叮嘱他们常来看望。即使志愿者们走远,她仍站在走廊上挥手告别,这份真挚的情感让所有人心中暖意融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次安宁疗护陪伴服务不仅为长者们带去了精神慰藉,也让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言:“长辈们用他们对生活的热忱和真心,温暖了我们的心。”未来,团队将继续推进此类志愿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在关怀中安享晚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