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场不设限的奔赴,
是合上书本时眼底跃动的星光,
是转身告别时紧握的期待。
人生的答卷从无固定格式,
每一次启程都是崭新的注脚。
毕业生们各自启程,
在不同的经纬线上,书写独一无二的诗篇。
前方或许荆棘丛生,
或许繁花遍野,
但脚步从不停歇。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优秀毕业生黄梓静,
让我们一同聆听她的成长故事,
解锁她在逐梦路上的独家秘籍。

个人简介


自我介绍

黄梓静,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专业,企管2101班班长,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曾任工商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
获奖经历

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3年度祥祺优秀学生奖学金
2022年泽迪企业奖学金
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四次
个人荣誉
2023-2024学年“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3-2024学年“校园青年创新先锋”
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
2022-2023学年“校青年创新先锋”
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22年度“校优秀共青团员”
竞赛奖项及社会活动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铜奖
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赛市赛三等奖
2023年校暑期社会实践特等奖
2023年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一等奖
2023年“哲思论道”案例分析大赛优秀奖
座右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答环节

Q1:在大学四年里,您认为最应该培养的三个能力是什么?
A1:我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第一关。如今网上有很多优质课程和资源,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不断提升自己。此外,思维能力决定解决问题的效率。无论是写论文、做项目,还是未来参与工作,能把零散信息整合成清晰方案是一个很棒的能力。最后,情绪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不要被坏情绪困住,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例如跑步、听音乐,心态稳了才能走得更远。

Q2:您曾参与过多类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请问您能否分享一下相关的备赛经验?
A2:备战商赛时,我们需要聚焦社会痛点找到创新项目,用数据调研验证可行性。组建跨学科团队,发挥成员专长。精心打磨商业计划书,突出商业模式、市场分析与财务规划。反复演练路演,设计吸睛开场,用可视化图表辅助讲解。积极参与模拟答辩,根据评委反馈优化方案,同时关注行业前沿动态,融入新趋势提升项目竞争力。

Q3:许多人都会在大学期间经历迷茫与困惑,您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您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的?
A3:我在大学时也曾因专业选择、未来规划陷入迷茫。我的破局方法分为两步。首先要做的是向内探索,可以利用SWOT分析梳理优势与兴趣。随后要做的是向外实践。参与不同领域实践(如实习、社团、竞赛),在试错中排除不适合的路径。


Q4:父母和老师在大学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对你的帮助是什么?
A4:父母像“温情锚点”,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打扰我探索新生活,但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当我因学业压力崩溃、职业选择迷茫时,父母的经验和安慰如同冬日暖阳;遇到难题时,他们的视角能够开辟新思路,助我找到突破口。老师是“专业引路人”,课上点拨知识迷雾,课后指导职业规划,用经验和资源引领我跨越校园到职场的认知边界。我非常感谢父母和老师在我人生中的每一次托举。

Q5:有没有一条被您验证过的“反常识”成长经验,想分享给学弟学妹?
A5:我想分享一条反常识经验:成长路上“慢”有时比“快”更高效。由于大环境的压力,部分同学急于求成,盲目跟风考证、参加竞赛,却忽略深耕自身核心能力。我曾因贪多求快,同时准备多个考试,结果精力分散,成效甚微。后来学会聚焦1-2个目标,深入钻研、沉淀和积累,反而收获远超预期。建议大家不要急着追赶他人节奏,找准方向后,扎实走好每一步,慢下来打磨能力,反而能走得更远更稳。
成长的故事里,
藏着破茧的勇气、逐梦的执着。
青春从无标准答案,
未来更无边界束缚。
愿每个怀揣热忱的追梦者,
都能以这些故事为帆,
在人生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将热爱酿成诗,
把理想种成花,
书写独属于自己的耀眼传奇!
本期的采访到此结束,
我们下期再见。
祝大家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