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王钊*,李荣林.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基于新旧援助国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25,(02):12-27.
摘要:文章基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理论框架,利用非洲国别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美国等传统援助国,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应更显著,且在沿海国家、自然资源禀赋较高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家组别的减贫效果更突出,体现了开发式扶贫与包容性发展特征。机制分析显示,中国援助的减贫效应依靠储蓄、劳动与经济增长三重作用机制,重点是推动受援国经济增长,从而抵消闲暇下降对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而美国援助的减贫效应主要依靠消费、闲暇路径的直接传导,相对忽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正向作用,且消费与闲暇的增加也会进一步抑制受援国经济增长。新旧援助国贫困认知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发展阶段,相较已处于后现代发展阶段的传统援助国,中国援助实践与广大受援国具有更高的匹配度。拓展分析表明传统援助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出中国对非援助的减贫效果,因此需在减贫议题进一步加强新旧援助国的协调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