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所学习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

文章来源:高等教育研究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10 浏览次数:2075


5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67日上午,宋彩萍所长带领高教所全体师生就习近平总书记本次的重要讲话进行了学习,对其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等指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满足高等教育的责任与新形势下的传播工作能力建设的重要需求,支持改革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工作。通过此次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

一、以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为核心向导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鲜明地展示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注重把握好基调,努力营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广泛宣传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立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倡导和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三、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

  为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创新体制机制,需要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同时要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

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建设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五、各级部门和机关加强落实与大力推动

  各级党委(党组)加强组织,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从而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