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三全育人”示范高校为契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发布时间:2021-05-03作者:访问量:1174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和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思想引领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建立了“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德育和综合素质培育体系,不断加强多元育人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学生德育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学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建设,形成“一二三四五”育人工作模式。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大格局为一条主线,从学校和院系纵横两个维度同时发力,统筹学校、社会、家庭三大育人阵地,以四大工程“固本工程”“聚力工程” “引领工程”“发展工程”为着力点,整合党政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服务人员、校外导师“五支育人队伍”协同育人;以学生为圆心,以十育人为半径,推动校院两级、师生双方、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构筑“三圈三全育人同心圆”。


学校举行“三全育人”建设推进会


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任务清单》,探索建立了一体化育人新机制,实现从四个学院的改革试点到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全面推行,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共识和协同机制,实现了“一学院一特色”“一领域一品牌”,建立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体”、以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为“翼”的“一体两翼”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推动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重点打造“红色育人课堂”,推进“人文中国”“开放中国”等特色课程。学校1个学院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2019年底学校成功入选上海市“三全育人”示范高校创建单位。

“第二课堂”德育和综合素质培育体系不断丰富

坚持党建引领工作。将学生党建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度融合,打造红色主流文化育人工程,开展主题教育红色课堂进社区活动以及楼寝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党员向社区报到、党员寝室和党员示范岗挂牌活动,建设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党群活动中心1个、党员驿站42个、挂牌党员寝室500间,为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党群活动提供空间和各类设施。


党员寝室、党员驿站、党员先锋岗在学生社区挂牌成立


坚持丰富思政教育平台。不断加强以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思政教育和毕业离校教育为三阶的全过程育人平台,以“初心讲堂”“悦读经典”为特色的理论学习平台,以“家校共育”为延伸的合力育人平台,以“筑梦工程”为代表的资助育人平台,以“心理健康月”和日常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为支持的心理健康保障平台,扎实推进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不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


学校开展家访促进“家校共育”



坚持拓展专业能力实践平台。建成以“实践基地”“学科赛事”为代表的专业能力实践平台,以“行走的课堂”为代表的社会实践平台,以易班为代表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以“梦享家”“创享家”“悦享家”“理享家”为特色的社区文化平台,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优化课程体系

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核心,找准课程改革方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夯实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基础。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全面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矩阵图,凸出人才培养内在逻辑,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有机融合。瞄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8门、示范性全英语课程7门、优质在线课程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建设市教委重点课程22门、市级重点课程12门。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优质资源共享,2门在线课程入选《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集(2019)》,并获FD-QM认证证书。率先推出优质国际课程资源,8门课程正式上线学堂在线教学国际平台,面向全球开放。

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成功获批2020-2021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和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立项,撰写中英文学术论文5篇,荣获“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联盟2019年会”优秀论文1篇,编著出版案例集1部,编发《创享》杂志11期。入选2019年上海研究生创新创业计划入孵资助项目,荣获第四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获得别克·松江大学生双创奖学金1项,推荐1位创业校友成功入围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候选人。


学校获评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



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政府、创业园区等社会各界的合作和对接,形成“校区、社区、园区”三区联动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创业训练营等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成功举办四期“博实”国际商业人才培养特训班和四期以色列海法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营,得到光明日报、今日头条等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连续4年举办“博实”国际商业人才培养特训班


 

育人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致力于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十大创新团队,打造立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一月一学”,做深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创新辅导员“双导师”制,建立辅导员多元培养支持通道。通过名师工作室、校外挂职等平台,打造多层次专业化发展通道。

学校辅导员荣获上海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大赛一等奖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部过程,贯穿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全部领域,贯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全部环节,贯穿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全面对接新文科、新商科、新工科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新要求,通过完善体系、创新机制、把牢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点,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断拓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