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我校外语学院邀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文定稿人之一徐明强总编来校作讲座,讲座结束后,新闻中心记者专访了徐明强先生。
记者:您在讲座中提到,您参与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卷中英文版的编译工作,同时是二卷的英译文定稿人之一,在编译的过程中,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什么体会?
徐明强:我从第一卷开始到第二卷有这个感觉,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体系日益完善,以第二卷为例,总书记的文稿比较自然地就形成了分类,比如提出“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等,就是按这个模式在走,所以我们也是从思想上按照这个思路去翻译。
记者:我们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除了英文版译本之外,还有其他语言的译本,您觉得这些译本出版的意义在哪里?
徐明强:说实话,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开始我也没有想到,因为我们第一卷的时候翻译了8种文字,包括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日文、葡萄牙语、阿拉伯文,加上中文版简体和繁体,一共十个。后来发现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一些小语种,比如说尼泊尔文、波兰文、缅甸文、泰文等等,许多国家的人看不懂英文怎么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就拿英文文本提供给当地人,让他们把英文本翻译成当地文字,回过头来他把稿子递给我们,我们在国内再找懂这方面的人核对、讨论、定稿。去年就有二十几个文种了,现在还在扩大,争取达到四十多种文种。上个月,我问了一下出版社,第一卷发行了650万册,为什么会那么多呢?关键是世界各国都希望了解习近平的思想理论体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中国要做什么事情就直接影响到很多国家,他要了解我们中国是什么想法,下一步会怎么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些国家,尤其是非洲的欠发达的国家,很多国家独立以后走的是西方的模式,但都不怎么成功,回过头来看到中国发展这么快,想学中国,那么学中国拿什么学?他就想到了通过习近平总书记这本书来学。最明显的例子——埃塞俄比亚,大家都知道埃塞俄比亚以前是很穷的,但是现在你到埃塞俄比亚去,完全大变样。他采取的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模式。我们出版这套书的意义,就是我们中国走过的路,可能比较适合他们,当然肯定不能完全照抄,他们要根据自己国内的国情来处理,但是的确是给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
记者: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党的十九大绘制了宏伟蓝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会继续受到世界瞩目,也将继续走向世界。作为一名翻译家,从人才培养角度,您对外语类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
徐明强:我觉得培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翻译人才太有必要了。现在“外翻中”容易出名,翻译一部哈利波特书籍和电影,大家都知道这是谁翻译的。像我们这样绝大部分人都是无名英雄,翻译的作品有的有署名,有的也没有署名。但是从国家尤其是在近年发展来看,我认为我们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因为我们不能依靠外国人来介绍中国。外国媒体也有许多介绍中国的作品,但是往往有的时候会进行歪曲。因此我们还要主动出击,这是我们这几年的一个明显的一个变化。过去我们在两个方面比较被动,一是人家说我们坏话,我们必须反过来去驳斥人家;另一方面是我们翻译和输出的作品,不管读者能否看懂,爱听不听,这种情况现在也在逐步改变。包括我今天讲的,我们在想办法用一种最朴实的语言——让人家能够看得懂的语言,把我们的作品介绍出去,而不是上级交给我们什么任务,我只是完成任务一样把它翻译出来,至于别人是否感兴趣、看得懂,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要不得的。就人才培养人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们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从总体来说,我们就需要多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人才。比如你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就可以把贸易和 “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有的时候用当地语言就不一样,我就很有体会,如果你要用当地语言,肯定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能交到朋友,那么生意就可能做得更好。
记者:非常感谢徐先生,谢谢您!
徐明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英译文定稿人之一、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外文出版社总编辑、美国长河出版社执行总裁兼总编辑、外文出版社译审(二级)。主要翻译成果有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目录英文翻译定稿,赴美演出歌剧《霸王别姬》英文剧本翻译定稿,英文版DVD《百科中国》(中国第一部英文百科全书)执行主编、翻译定稿。作为资深的高水平翻译,徐明强翻译过《宪法》《白皮书》,参与过《毛泽东选集五卷》以及诸多政府文件、党的会议报告等的翻译工作。他还参与翻译出版大量文化类书籍,如《大美百科全书》和《百种中国系列》、《中国旅游丛书·北京》等书籍,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